分析一场战争的胜负,牵涉上百万人,胜负因素不是一点两点,而是多个原因的合力所致。
苏日冲突的预演
早在1939年,在满蒙边境,就爆发了一场“诺门罕战役”。起因是双方对诺门罕到哈拉哈河一块地域的争夺。
流传最广的说法是,在朱可夫元帅率领的机械化军团的打击下,苏军以损失6000人的代价,使日军战死5万人。
但随着俄罗斯档案的解密,逐渐揭开了与我们认知不同的诺门罕。苏军一方以朱可夫指挥,第一装甲集团军为主力,日方投入的是二十三师团这个边境守备部队,双方共投入兵力二十多万人。战役分几个阶段,持续了一百多天。
诺门罕战役苏日战损比。苏方死亡失踪9700人,伤15000人。日方死亡失踪8400人,伤8700人。从数据看,苏军是惨胜,并未占多大优势。而且装备的投入和损失,也大大高于日军。总体看,当时两国军队的战力并没有碾压式的差距。
那么到了1945年,苏军进攻关东军时,为何就形成了摧枯拉朽之势呢?
苏军的进军时间把握得太好了
我认为这一点是关键中的关键。此战是1945年8月9日发起的,至8月30日,日军全部缴械投降。8月6日和8月9日,美国分别在广岛长崎两地投放原子弹,我认为这和苏军选定的进攻时间一致,并非巧合,而是经过盟军阵营周密策划的结果。
当时的日军在各个战场全面溃败,士气也极为低落,日本本土连受原子弹的摧毁性打击,通过现代化通讯传递到关东军总部,只是瞬息之间。日军残余的抵抗意志还剩多少,这一点值得探讨。
8月15日,日本投降,除了少数抗命和没接到投降命令的部队,日军大部已放下武器,因此战役的主要时间是9号到15号这六天。单凭这六天时间,就能歼灭七十多万关东军,跟说神话故事一样。事实也正是如此,关东军死亡8万人,投降60万人,而苏军伤亡仅为3.2万,这个战损比是不正常的。
苏军在数量和装备以及士气上的巨大优势
此时的苏军战力和1939年诺门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。1939年的苏军正是经历大清洗后的低谷期,其战力水平,从苏德战争初期表现的十分明显。而经过卫国战争的洗礼,苏军从指挥水平、兵员素质士气以及装备上,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当时进入东北的苏军数量是150万人,分三路突进,关东军数量七十万人,从各个方面看来,都已经不是苏军的对手。一方挟战胜德国的余威,一方连遭惨败,早已无心恋战。这一点参照国内抗日末期,对日军最后一战,日军疲软的表现,还是相符的。
发布于:天津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