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,又称端阳节、龙舟节、午日节、五月节等,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,其起源悠久,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意蕴。据传,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,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典故。
图片
端午之名,始于先秦,至汉代已成定制。《荆楚岁时记》载:“五月五日,谓之浴兰节。”此日,古人以兰汤沐浴,以驱邪避瘟,祈求安康。而端午节与屈原的关联,源于战国末期楚国。屈原,忠贞不渝,却遭馋言排挤,最终自沉汨罗江以明志。百姓闻讯,悲痛之余,纷纷划船救捞,投掷粽子于江中,以防鱼虾侵扰其躯,以此寄托哀思,此习俗遂流传开来,端午赛龙舟、食粽子由此成为缅怀屈子、弘扬忠义的象征。图片
屈原《离骚》云:“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”其诗作情深意切,展现了高尚的爱国情怀与不屈不挠的精神追求。端午节不仅仅是对屈原个人的纪念,更是对忠诚与正义的颂扬,对家国情怀的传承。图片
唐代诗人殷尧藩有诗云:“少年佳节倍多情,老去谁知感慨生;不效艾符趋习俗,但祈蒲酒话升平。”此诗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与人们的情感变化,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。宋代苏轼的《浣溪沙·端午》亦是佳作:“轻汗微微透碧纨,明朝端午浴芳兰。流香涨腻满晴川。”词句间流露出端午节沐浴、佩戴香囊等习俗,以及诗人对节日氛围的细腻感知。图片
在民间,流传着端午节“五怕”诸事不宜的说法,这些习俗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环境、身体健康及社会秩序的特殊认知与规避风险的心理。图片
1. 怕下雨:端午时节正值夏初,过多的雨水可能导致农田积水,影响农作物如小麦的收割,因此民间害怕端午期间连绵阴雨天气。2. 怕插错艾草:艾草被视为可以驱邪避疫的植物,错误的摆放或使用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避邪效果,甚至可能招致不幸。图片
3. 怕游泳:部分地区认为端午是“恶月恶日”,水域中可能存在更多危险,为避免发生溺水事故,故忌讳在端午当天游泳。4. 怕儿童香包丢失:儿童佩戴香包是端午习俗之一,香包被认为能保佑孩童平安,若丢失则可能预示着不吉利。5. 怕五毒侵害:端午是“五毒”(蛇、蝎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活跃之时,人们通过悬挂艾叶、菖蒲,喝雄黄酒等方式防五毒,怕被这些毒物侵害。“5大习俗”图片
1. 包粽子与吃粽子:粽子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,由糯米和其他食材(如豆沙、红枣、咸肉、蛋黄等)包裹在竹叶或芦苇叶中,通过蒸煮制成。粽子的形状多样,有三角形、长条形等。这一习俗源自对屈原的纪念,传说民众为了不让鱼虾侵蚀屈原的身体,便向江中投掷粽子。如今,吃粽子不仅是对屈原的缅怀,也成为了家人团聚、共享美食的时刻。图片
2. 赛龙舟: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为壮观的习俗之一,源于古代楚地对屈原的搜救行动。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竞技活动,更是团结协作、勇往直前精神的体现。龙舟通常长而窄,装饰成龙的形状,参赛者齐心协力,伴随着急促的鼓点,划动船桨,在水面上疾驰。如今,国际龙舟赛也在全球范围内举办,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。图片
3. 挂艾草、菖蒲与钟馗像:端午节时,人们习惯在家门或窗户上挂艾草、菖蒲和钟馗像,以驱邪避疫。艾草和菖蒲因其特殊的香气,被认为有驱蚊杀菌的作用,而钟馗则是民间传说中的捉鬼大神,象征着祛除邪恶,保佑家宅平安。图片
4. 佩戴五色丝线与香囊:端午节当天,大人小孩手腕上会系上五彩丝线,即“长命缕”,寓意避邪、祈福。香囊内填充有各种中草药,如苍术、白芷、艾叶等,随身携带或挂于胸前,既能散发芳香,又有驱虫避瘟的功效。图片
5. 饮雄黄酒与涂雄黄:在一些地区,端午节有饮雄黄酒的习俗,雄黄是一种矿物质,被认为有解毒避邪的作用。人们将雄黄酒少量饮用,或涂抹于孩子的额头、耳后等处,以驱赶蛇虫和避邪。不过,现代医学发现雄黄有毒性,因此这一习俗在现代社会已不太提倡。“4大禁忌”图片
1. 忌说“端午快乐”:不同于其他节日的祝福语,端午节因为与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相关联,含有哀悼与敬仰的意味,因此传统上认为不宜说“端午快乐”,而应改为“端午安康”或“端午吉祥”,以表达对家人朋友身体康健、平安无恙的美好祝愿。2. 忌举行喜庆活动:基于端午节原本的祭祀与避邪性质,传统上认为这一天不宜举办婚礼、开业庆典等喜庆活动,以免冲撞神明或不吉利。图片
3. 忌游泳与水上活动:端午时节,部分区域认为水域中有“五毒”出没,加上对屈原投江的纪念,因此忌讳进行游泳或水上活动,以防不测。4. 忌吃太多粽子:虽然粽子是端午节的标志性食物,但因其糯米不易消化,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肠胃负担,因此提醒人们适量品尝,勿贪食。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